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教育 > 详情

何志平:推動國民教育到最後一刻

2017年03月16日 00:00:00  來源:香港法治网

圖:何志平暢談國民教育,以及對如何加強內地和香港的溝通提出建議

醫治病人,救死扶傷固然重要,然而告訴人們如何保健、如何防禦更為重要。何志平告訴記者。若將這一論點放在時下香港社會,他希望更多香港人,特別是時下年輕人,明白祖國與香港之間的真實關聯,達此目標,就需要國民教育。

彼時,何志平還是一名眼科醫生,遊刃於大學與診所之間,一方面以身立教,一方面懸壺濟世。過程中,他與魯迅一般,發現望聞問切,治病救人,並不能真正醫治一個人的心靈,只有通過政治、制定公共政策才能真正把健康帶給他人,繼而選擇了棄醫從政,於二○○二年至二○○七年,出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

基本法賦予香港實行高度自治,擁有獨立貨幣、稅務政策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些香港年輕人並不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甚至牴觸中國傳統文化。

何志平認為,從歷史角度而言,如李鄭屋漢墓、唐朝設立的屯門軍港等,都證明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內地和香港文化區分對待,本就是無稽之談。

故他從二○○四年至今,一直在推行國民教育,即使阻礙重重,也從沒想過放棄,我會堅持到做不了的那一天。何志平直言。這一堅持源於他的一次境外經歷,一九八四年,我前往美國,入境官問我:請問你是哪國人?我竟一時語塞,繼而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沒有國民身份的人。

何志平認為, 如今推行國民教育困難重重,源自部分香港年輕人因不了解歷史,便會給國民教育貼上負面標籤,他們多出生在香港經濟騰飛時期,根本沒有經歷過港英政府時期 的黑暗,且無法換位思考。他建議,香港與內地的溝通並不應拘泥於某次活動,而是要讓香港年輕人真正成為內地年輕人的朋友,並與內地年輕人同吃同住,繼而成為莫逆之交,此舉有利於本地年輕人對祖國的歸屬感。

一四年,佔中爆發,嚴重撕裂香港社會,當時身在美國的何志平聽聞此事,十分痛心,甚至流下眼淚。

何志平道:年輕人選擇走上街頭,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出問題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和家長。上月,何志平於本港舉辦國民教育講座詳述香港移民故事,如今,部分香港年輕人割裂了祖國與香港的關聯,宣揚『本土化』,我們就以講座告訴他們何謂真正的本地歷史,講述過往的輝煌和困境,以及南中國史與香港發展進程之間的關聯性。

當記者問及他會堅持推動國民教育到何時?何志平淡然答道:我會堅持推動國民教育到人生最後一刻。

作者何志平簡介

圖: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何志平

何志平,香港首位眼外科教授。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眼科主任及眼外科講座教授,香港眼科慈善基金會主席等職。回歸後,先後擔任香港特區政府臨時市政局議員、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等。二○○七年榮獲金紫荊勳章。自一九九三年起,連續二十年當選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出版著作有:《此心安處是吾鄉》、《文化政策與香港傳承》、《允執厥中》等。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起底菲律宾南海侵权“民间组织
起底菲律宾南海侵权“民间组织【环球时报记者樊巍刘煊尊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牧之】在带领记者,组织渔民参与在中国南海的侵权活动之后,菲方的...
动能释放 活力彰显——从“五一
动能释放 活力彰显——从“五一五月的中华大地,山水如画,人潮涌动。街头巷尾,人气兴旺,烟火气中升腾火热消费;工地车间,繁忙有序,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