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教育 > 详情

疫下少出街 市民閱讀量上升

2021年04月23日 00:00:00  來源:香港法治网

圖:不同界別人士對「香港全民閱讀調查」作出回應。

423世界閱讀日」前夕,香港出版學會公布「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市民閱讀習慣較疫情前總體上升,接近75%受訪者有紙本閱讀習慣,而全年閱讀量的中位數為七本書。逾七成人表示會買實體書,當中逾三成每月會用100元或以上購書。亦有近四成人會為電子閱讀消費。該學會認為出版業界需加快提供電子閱讀解決方案,以滿足讀者需要;並促請政府加強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服務和推廣。\大公報記者 黃 璇

慢讀減壓 馬逢國薦《香港志》

423是「世界閱讀日」,香港出版學會與香港出版總會再度合辦「自家慢讀2021」,已邀請各界名人、作家參與「自家慢讀,減壓6分鐘」活動,撰寫閱讀心得,並於社交平台上發布。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向市民推薦《香港志.綜述大事記》,他形容這是「一本好厚、好重,也是一本很有分量的書」,「書內收錄了香港七千年近6500件大事,是很詳實的大事記」,市民可在網上免費閱讀此書。

主辦方亦邀請不同界別人士對今次調查作出回應。「夢想閱讀計劃」服務對象是三至八歲的幼稚園和初小的基層兒童,該計劃召集人林曉鋒提議教育局可在10月推出「全港親子閱讀日」,鼓勵父母與孩子一同參與閱讀延伸活動,倡導親子共讀探索全港18區,作為對四月「世界閱讀日」的回應,「倘若春秋兩季都有閱讀日活動,再加上夏季香港書展,通過貫穿全年的活動營造氛圍,相信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有正面效果。」他建議家長透過每天故事時間講述部分故事內容,以引發孩子興趣,讓孩子自行閱讀全書,找出故事的結局。自然而然的,閱讀習慣就會在孩子興趣當中層層堆疊起來。

版權缺漏 影響行業發展

香港流行圖書出版協會副會長鄧永雄稱傳統出版社近年都積極轉型升級,除了開拓網絡銷售渠道、製作電子書之外,出版社亦針對不同讀者群體打造不同方案,譬如在實體兒童書中附加QR Code,攻讀者在網上下載各種圖版及影片,將書中抽象思維透過多媒體形勢展現;針對銀髮一族則調整實體書的字體、版式,迎合年長讀者的需求。他指出香港出版業面對版權缺漏,間接會影響行業發展,「423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希望這日除了推廣閱讀外,市民還可以對版權保障多一點認識。」

今年「香港全民閱讀調查」進一步了解市民的電子閱讀習慣,包括閱讀內容、閱讀時數、消費行為等。調查數據源於今年一至二月隨機訪問2040位市民。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大学联校就业数据库(JIJIS)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首季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全职空缺只有1.6万多个,较去年同...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蔡若莲(前排右九)与其他地区的代表合照。(政府新闻处)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当地时间4月17至19日在马耳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