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两岸四地 > 详情

全力打造“永不下班的政府”

——访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杜延安

2020年05月23日 19:42:12  來源:香港法治网

【记者手记:在十三届三次全会进行期间,澳门法报记者孙铭、陈龙狮如期预约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杜延安,就疫情下的政府运作以及中医防疫等方面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杜延安

近年来,亳州市政府始终把群众路线、服务理念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率先在安徽省叫响12345,有事找政府”口号,市长热线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打造“永不下班的政府”,让群众和企业足不出户、一个电话就能解决身边烦心事,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日前,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杜延安。

杜延安说,12345,有事找政府”,市长热线随时在线、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三年来,共受理群众和企业诉求96万件,其中政策咨询服务52万件,转交部门办理44万件,按期回复率从2017年的97%,提升到2019年的99.98%,群众满意率从2017年的93%提升到2019年的96.11%。承办省交办事项1557件,按期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从2017年的83.3%提升到2019年的98%

杜延安说,亳州市从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推动足不出户、一个电话解决问题。

整合资源,一个号码“管服务”。亳州市长热线坚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的工作理念,实行365天、24小时人工接听。亳州市提出建设“一个号码对外”、统一各类热线服务平台的思路,合并全市16部“12”开头的政务热线,在安徽省率先建成统一的政府热线服务平台,搭建了市长热线办—市直、县(区)—乡镇、街道的三级办事平台,构建了市长热线电话、12345网站、市长信箱、市民论坛、“我家亳州”APP的五大服务平台,形成了“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各级联动”的全方位服务模式。

考核问责,双管齐下“重答复”。一是规范建章立制。为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及时准确答复,亳州市健全完善考核问责制度,出台了《亳州市12345市长热线工作考核办法》,每月通过媒体公开通报交办事项办理情况,并作为市对县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市直机关效能考核评分依据。二是市级联动督办。针对群众和企业多次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市长热线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考核办、市广播电视台、亳州晚报社等单位,采取电话督办、现场督办、暗访等方式,并编制《12345市长热线重、难点督办情况专报》,推动问题有效解决。2019年以来,现场督办244次,对违反规定办理回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一经发现,依照规定移交相关部门进行问责。

安徽亳州 蒙城县江淮安驰汽车生产线

深度研判,三项措施“助决策”。一是信息研判常态化。完善政务热线服务平台分析研判功能,系统梳理群众每天、每周、每月反映的热点问题,实行每日一信息、每周一总结、每月一通报2019年以来,编制各类信息400余期,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针对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这一热点问题,市政府及时出台了《亳州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并加强对物业部门的考核和奖惩力度。二是问题梳理精细化。对群众多次反映的问题,精准分类,按时间特性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审阅。如:每年汛期,群众集中反映的多为城市道路及小区积水问题,亳州市中心城区两年投资5.6亿元,实施22条主干道雨污分流工程和24处易涝点整治,并做到汛前提前谋划、汛期应急处理、汛后及时总结,有效防止了城区内涝发生。三是跟踪落实具体化。加强对重点问题的专题调研跟踪落实,研究亳州市招商引资政策落实、营商环境方面投诉问题的原因,致力于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如:蒙城县某招商引资企业反映其厂房质量影响生产问题,市长热线办第一时间安排相关部门核查处理,深度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转交市“四送一服办”跟踪落实;疫情期间,一些口罩生产企业多次咨询办理证件手续、出口检验等问题,市长热线均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并联系相关单位对企业进行上门服务。不少企业专门打电话表示非常满意,称足不出户、一个电话就解决了烦心事。

真抓实干,四大保障“解民忧”。一是“要点提示”知民意。按照“接办复查考”五字诀,市长热线办对群众多次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进行分类,按类别制作不同的“要点提示”,引导办理单位了解群众真正诉求,准确答复群众疑问。二是“一线核查”访民情。针对多次咨询的创业扶持、贷款贴息等问题,市政府负责同志多次带队赴筑梦社区、青年创客空间,走访入驻创业者和企业,深入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三是“市长有约”听民声。市政府市长、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接听群众热线电话或接受网友“在线访谈”提问,当场解决群众、企业反映的问题。近三年来,共组织“市长有约”、“在线访谈”活动37次。四是“专题调度”办实事。定期召开市长热线座谈会,对热线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及时处理,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得到切实解决。2019年,市政府负责同志通过市长热线报送的信息,系统性专题调度高空坠物安全隐患、小区消防安全隐患、城区主干道排水管网堵塞、普惠制幼儿园配套服务、流动摊贩使用液化气罐占道经营安全隐患等10个涉及群众利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均提出了专项整治方案,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亳州市长热线办第一时间全员停休返岗,科学调整班次,加强应急值守,增添了“疫情防控”受理板块,设置防疫措施、公共聚集性活动、医疗防护物资、返亳人员情况、复工复产、外出返程返岗人员诉求等13项分类,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个投诉、每一次咨询,坚持接诉即办,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反馈,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疫情发生以来,市长热线共接收群众和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诉求21279件,已办结21251件,办理中28件,整理每日疫情专报75期,成为亳州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的桥梁之线、心声之线、疏导之线。

关于建立国家中药应急物资保障体制的建议

安徽亳州 5月芍花盛开美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中医药系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医药诊疗方案成为第三版至第七版国家诊疗方案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是有效的、有优势的,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病亡率。同时,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重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亳州作为华佗故里、中华药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市108例患者都服用了中药汤剂,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不足10天,平均住院费用不足1万元,为此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均予以专门报道。同时,亳州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在确保全国抗疫药材供应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缺乏完善的中药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制问题。因此,我建议从“一个体制、三大体系”上入手,尽快建立国家中药应急物资保障体制。

一个体制就是:建立中药应急物资保障体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第一时间、最快响应”原则,建立国家与地方两级中药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完善国家与地方统分结合的中药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国家关部门应急物资保障联系会议制度,构建国家地方联动、供需双方对接、军民融合保障等机制,规范中药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实行集中管理,确保关键时刻中药应急物资储备足、调得出、用得上、质量有保障。

三大体系就是:储备体系、管理体系、调配体系。

安徽亳州 农业现代化,生产效率高

在储备体系方面,一是建议从全国范围内,科学选择中药资源丰富、生产供应能力突出的区域,建设5个左右、能够覆盖全国的中药储备基地。如,亳州市作为“四大药都”之首,2019年中医药产值达1150亿元。现有中药材资源171科、410种,中药材种植面积120.1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36万亩。全市中药材交易额超过740亿元,其中,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日上市量超过6000吨、上市品种2600多种。现有GMP认证企业187家,中药饮片年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5,拥有大规模的中药提取、配方颗粒生产能力,具备建立储备基地的得天独厚优势。同时,亳州地处中原,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1.2亿人口,东西南北呼应,交通区位优越,覆盖面广、通达性强。二是建议采取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也可以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参与模式,用政府租用或补贴方式鼓励中药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大型中药仓储基地。

在管理体系方面,加快制定管理标准规范,以规范管理、保障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中药仓储、养护、储存制度,尽快形成统一包装、统一仓储、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物资存储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加快培育中医药专业检测和管理人才,并在各中药应急物资储备基地进行实地训练,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在调配体系方面,建设全国中药应急物资配送信息系统,利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整合商务、农业农村、邮政、快递等领域数据,对全国中药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统一调拨、统一配送。在调拨环节,由国家根据不同区域中药物资储备情况,坚持统一指挥、按需保障、按量调拨的原则,确保调拨高效、运转有序。在配送环节,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灵活便捷、仓配高效的中药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存取节点等,搭建中药产品运输专线,形成覆盖范围广、相关功能全、时效响应快、产品质量高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中药配送体系。

关于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建议

安徽亳州 医养结合解决农村老人后顾之忧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显示了明显临床疗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也为中医药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创造了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国际认同感更高。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上展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独具中医药文化特点的中国方案,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第二个机遇是产业发展更广阔。疫情发生以来,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不断走向海外,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出口中药材及中成药2.3亿元人民币,出口量同比增长15.7%就是一个例子。随着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促进了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进一步加快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国际化步伐。第三个机遇是交流合作更便利。中医和西医虽属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但都基于临床疗效这一事实。中医药的突出表现,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减少了中医药国际化的阻力。

总体来说,这次疫情对中药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完善政策支撑,充分发挥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作用,以文化为媒、医药为体、贸易为径,推动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全面走向国际。

一是以文化为媒,加速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加强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中医药国际推广机构合作,运用现代医药学公认的科技术语和各种人体指标来描述、翻译中医理论,让国外民众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理论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华人华侨力量,在海外举办大型中医药文化展览、义诊、健康讲座和科普宣教活动,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度。组织海外医疗界、教育界人士来我国体验中医药文化,通过专家讲座、同行交流、民间探访、中医医院和中药基地参观等形式,逐步提升对中医药理论与保健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同。

二是以医药为体,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理念,以质量管控为核心、科技创新为动力、道地药材为重点,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电子监管信息平台,完善中药从生产、流通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确保“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

安徽亳州 济人药业疏风解毒胶囊先后获得国家专利金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是以贸易为径,畅通中医药对外贸易渠道。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各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产业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产品国际认证、境外专利申请,扩大出口市场。加强对中医药出口转型升级的协调引导,围绕人才培训、市场信息、准入标准、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宣传推广、贸易便利等关键环节,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出口规模、出口潜力和技术水平的中医药外贸企业,不断增加中医药贸易的国际市场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记者孙铭 陈龙狮北京报道)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大学联校就业数据库(JIJIS)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首季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全职空缺只有1.6万多个,较去年同...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蔡若莲(前排右九)与其他地区的代表合照。(政府新闻处)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当地时间4月17至19日在马耳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