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時政評論 > 详情

社评:日本这些对华姿态,真想缓和还是做样子?

2023年08月11日 10:48:35  來源:环球网

细心的日本媒体在中国文旅部810日发布的恢复(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密密麻麻的国家名单中,发现了日本两个字,这被日本舆论当成中日关系中难得的积极信息捕捉到了,单拎出来加以报道。实际上,每一次中方调整签证、旅游等政策,日本方面对种种风吹草动都十分敏感,从中不难看出它对中国游客的在意和期待。

中国游客曾占到海外访日游客的三成,但受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数量出现大幅下滑。随着疫情影响的弱化,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游客,但中国前两批恢复团队游的名单里均没有日本,这其中就有疫情之外的复杂因素,也是中日关系现实困境的折射。日本旅游行业当然希望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而日本社会层面期待中日关系能出现缓和或者说担心中日走向对抗的情绪也越来越强烈,我们可以从日本舆论当中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日本当局应该也感受到了,并给予了回应。9日,相关人士对日本媒体表示,在9月份举行的东盟系列会议期间,中日两国政府首脑有可能举行双边会谈,中方对此持积极态度。如果会谈实现,将是两人的首次会面。这个消息迄今还没有得到中方的证实,但日本媒体宣称,中日两国关系最近因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再度受创,而东京一直在寻求改善与北京的双边关系

此外,岸田还将委托8月底访华的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向中国领导人转交他的亲笔信。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中日关系当前却面临着巨大挑战,这更加需要两国加强高层沟通。9日的这两则消息,让对中日关系感到担忧的人看到了有可能转圜的迹象。

但坦率地说,日本这两年的所作所为对中日关系的伤害,尤其对两国互信的损害太严重了,日本当局仅做出一些好像是和解的姿态无济于事,关键是要对错误的对华政策特别是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行为做出根本调整。否则,我们只能理解为这些姿态都是做样子给日本国内或国际社会看的,并不是真有意愿和诚意去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

中日关系的困难之处在哪里,东京应该是心知肚明的。比如,日本对台湾问题的插手干涉,以及试图将北约引入亚太,这些对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威胁了,而是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的战略环境。此外,在美国的纵容包庇下,日本在核污染水排放等问题上无视邻国的正当安全关切,这都让中国社会感到,日本不仅在对华政策上对美国亦步亦趋,连华盛顿说一套做一套的外交风格它都学了去。

要证明不是两面派手法,东京需要就日本自民党副总裁、前首相麻生太郎8日在窜访我台湾地区时的疯狂言论,给中方一个解释。他狂妄地说,日本及其盟友必须表现出战斗的决心保卫台湾免受攻击,号称立足于战、强化威慑。虽然不乏日本政客对台湾问题大放厥词,但像麻生太郎这次的疯狂程度还是很罕见的,这不就是意味着号召台湾要准备打仗,以武拒统吗?

值得注意的是,麻生太郎是念的稿子,说明这是早就写好了的,不是一时信口开河。随行的日本自民党议员也说,这并非麻生太郎的个人言论,而是与日本政府内部人士协调的结果。他补充称,我认为日本政府显然将此视为官方路线。麻生太郎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客,他主导下的派系对岸田政府有着很大的影响。日本当局如果不对此给中方一个交代,两国关系的缓和恐怕无从谈起。

中国一直对中日关系秉持着善意,日方也应该拿出相应的诚意。不少分析认为,日方寻求对华关系稳定,也是因为看到华盛顿希望稳定中美关系,因此赶紧调整外交方向,跟上美国的步伐。这样的调整很大程度上是策略性的,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在战略上的对华敌意未来还会上升。中国社会的民意,日本也应当认真听一听,并冷静思考这对日本究竟将意味着什么。要实现中日关系的真正缓和,关键还是日本要拿出更多实际行动,来获取中方的信任。

责编:温倩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大学联校就业数据库(JIJIS)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首季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全职空缺只有1.6万多个,较去年同...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蔡若莲(前排右九)与其他地区的代表合照。(政府新闻处)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当地时间4月17至19日在马耳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