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旅遊休閑 > 详情

老港漂接营公寓 新港漂安居留港

2022年09月26日 12:40:33  來源:文汇网

“熹熹公寓”举行了挂牌揭幕仪式,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前右三)出席仪式。 受访者供图

(香港文汇报记者 广济)香港求才若渴,内地生是香港人才库的重要来源,但住屋往往是最困扰港漂的难题,不时有内地生在港遇上租务纠纷,甚至诈骗事件。今年初“港漂家”公寓“二房东”卷走千万元租金走佬,险令200多名内地生流离失所;就在内地生彷徨无助之际,幸有一班有心人出资代原“二房东”向业主清还所欠租金,以及落足重本维修公寓,让受影响内地生继续安居。出钱又出力的背后,原来这班有心人也是过来人。他们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细说当年在港打拚的艰辛,也感激香港提供的机遇,让他们收获了事业及人脉网络,如今羽翼渐丰,力图回馈社会,扩大香港人才库。

“港漂家”早前已被业主清退,而“熹熹公寓”作为新的运营团队与业主重新签约,并管理三栋物业,由孙小姐及王先生等有心人营运。孙小姐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讲述当初出手的初心是希望“港漂家事件”不会打击内地学生对来港求学的信心。

她表示,香港除本身教育素质优良外,2020年香港国安法的颁布也提供一个更稳定的社会环境,内地生仍向往香港求学之路。然而,今年初发生的“港漂家事件”,险令200多位内地生流离失所,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严重打击内地生的信心,香港也将痛失人才的泉源。

“二房东”卷款走佬

“港漂家事件”自今年1月起开始发酵,先是有业主反映“港漂家”拖欠租金,3月开始又有租客表示“二房东”以“征用为隔离房”“整合房源”等各种理由,逼他们搬出住处,其后「港漂家」虽因舆论压力暂停逼迁,但5月份“二房东”走佬,与业主及租客失联,后来发现租客缴交给“二房东”的租金,多月没有上缴予业主,业主以欠租为由,要求租客迁离。

一班居住在该公寓的内地生遂报警求助,警方经调查后拘捕了“港漂家”三男一女负责人。据悉“港漂家”逼迁事件估计至少涉及200名受害学生,绝大部分人预缴一年租金和两个月押金,估计款项超过千万元。涉案者虽然被捕,但由于他们负债累累宣告破产,欠下业主的租金又由谁来补偿?业主收不到租金,内地生濒临无家可归窘局。

孙小姐等一班有心人见状,便于6月出手相助,先与业主开始交涉接手公寓的问题,“我们告诉业主:内地生对香港人才库好重要,我们对这班学生充满信心,而作为创业人士,我们也向业主积极传达了希望能作为全新运营商重塑内地来港留学生信心的意愿。”

有心人投资数百万

最终在协商下,孙小姐等人于6月底正式接手原“港漂家”公寓所在三栋大厦的承租权,并更名为“熹熹公寓”,而原“港漂家”欠下业主的租金,孙小姐等投资人亦自掏腰包补齐了2个月的欠款,才使得原受害租客能继续住在这三栋物业内。

此外,“熹熹公寓”成立后还持续对三栋大厦进行维修翻新,包括全面消毒清洁,更换空调、洗衣机等电器,更换破损家具、窗帘等,亦支付了过去“港漂家”欠交的电费,目前总开销已有数百万元。

今次出钱又出力解决“港漂家”租务纠纷,源于这班有心人也是港漂过来人。孙小姐早年从内地来港求学,之后成功在港创业。她十分感激香港高校和社会给予的知识泉源和机遇,也乐意协助来港内地学生,让他们顺利融入香港社会,同为香港贡献。“我很高兴能够为内地生、为香港租务市场解决这一难题,这不仅仅是帮助了200多位内地生,避免他们流离失所,也让内地生更有信心来港求学。”

“熹熹公寓”另一位负责人王先生早年同样也是来港求学的港漂,对内地生租房、搬家之艰辛深有体会,“住房问题不单是本地人的问题,内地生同样要面对。”他来港已有十年,当年初来乍到之时人生地不熟,“又唔识广东话,唯有上网搵地方住。”

早年流行的寄托网上论坛是内地生分享租房资源的一大去处,来港前王先生透过论坛物色在香港的第一个住处,“当时见到有学长在论坛发帖招募室友,我急于找个地方安身,未有睇楼便联系对方入住。”

忆当年打拚不易

抵港第一天,王先生便直奔该个位于沙田某屋苑的单位,开门入内之时,他才发觉一切超乎预期,“由于刚开始对香港‘呎’这个单位并无概念,以为300呎不小,来到才发现,两房一厅外加厕所厨房共300呎的空间,几人合住十分拥挤。”

由于两间睡房已有人居住,王先生唯有做“厅长”,“虽然空间比睡房略大,但空荡荡一片没有家俬,唯有上网淘二手货,再Call Van仔自取,未找到合适家俬前,我也睡了好几天地板。”而即便睡客厅,也需要私隐,王先生当时便从家居店买来浴帘间开私人空间。

王先生历尽东奔西跑的漂泊生活,自然深明港漂之苦,如今他扎根香港,收获了事业和人脉网络,希望能出一分绵力协助仍在求学、奋战阶段的内地留学生,故知道“港漂家”学生遭遇后,他与一班有心人义无反顾做“白武士”相助。

921日,“熹熹公寓”举行了挂牌揭幕仪式,邀请政商各界人士共同出席见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新青年交流平台。全国人大代表陈勇出席了挂牌揭幕仪式,他希望内地生创业能够助力两地青年发展,促进友好交流。

特稿|“大连豪”“香港龙”同住结缘互助

“熹熹公寓”除了是内地生的安身之所,也有不少港青入住,两地青年住在同一屋檐下,迸发深厚友谊。来自辽宁大连的阿豪与香港青年龙仔就是最好的例子。两名年龄不同、学校不同,来自天南地北的青年因为同住一间公寓而相识,都能见到内地生与香港本地生的融洽相处、互帮互助,也反映出香港这座城市,以及其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对内地生的吸引力。

本地生的龙仔(左)和来自大连的阿豪(右)因同住一间公寓而结缘。 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今年25岁的大连留港学生阿豪刚由香港都会大学应用中文科毕业,来港已6年的他亦尝试过与人合租,疫情后为求方便安全,便选择当初由“港漂家”经营的公寓居住。近日已在香港顺利找到工作的他即将搬离公寓,回想香港几年来的学习生活,阿豪坦言“十分顺利”,他认为2019年修例风波黑暴事件对香港来说只是一段小插曲,而抗疫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我和朋友对港充满信心”

阿豪口中的顺利,不仅仅是一个北方人适应了香港饮食这么简单,与香港同学的相处、在港求职发展,更令他觉得“来得值得”。阿豪说,几年来的课堂上,班级人数少则30人,多则60人,多数都是香港本地同学,“大家来学校都是抱着求知的共同目的,我和香港同学不单相处融洽,更时常互助互勉。”由于阿豪初来乍到之时对香港学校制度以及论文写作细节等并不熟悉,香港同学便细心指导;另一方面,阿豪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能为香港同学“恶补”普通话,满足专业课程所需。

如今毕业的阿豪亦选择继续留在香港发展,“其实不单是我,我的内地不少朋友对香港都充满信心!”阿豪称其家乡有三位本科已毕业的好友,原计划今年前往英国留学,而最终其中两位都转战香港,“首先是疫情,即便香港仍有疫情,但相较于欧美地区,防疫各方面都做得很好。而更重要的,香港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的地方,始终安心些。”

即将各奔前程有点不舍

住阿豪隔壁房的龙仔今年22岁,在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修毕2年的计算器科学,即将升入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可持续能源专业。龙仔坦言,当初租住“港漂家”公寓是因为家住新界偏远地区,上课及兼职均交通不便,但为了不增加家人负担,他要做兼职养活自己,公寓租金算是合理水平。

两名文化及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的青年,在机缘巧合下,入住该公寓,目前两人都即将搬离公寓各奔前程。龙仔有点依依不舍,因为对他来说,公寓并不单纯是睡觉留宿的地方,也是第二个家,视宿友如家人,“我哋有时都会一齐落街食饭嘅。”

话你知|去年内地生6105人获批留港

尽管过去3年,香港备受黑暴事件及新冠疫情蹂躏,但香港高等教育对内地生的吸引力不降反升,入境处数字显示,内地生来港就读获批数字于2019年至2021年期间连年上升,去年有37,087名内地生来港就读获批,是历史新高。

然而,反映内地生毕业后留港发展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IANG)获批数字却在2020年按年急速回落37%后,一直未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盼成公寓楷模 让港漂安心打拚

内地生在港经常因加租或工作等缘故要搬家,王先生自毕业后便常常搬家,“每次搬家基本都靠一个人完成,从整理行李、处理家俬、Call车搬运,再到入住整理、安置新的二手家俬等,整个过程可持续两三周。”提供家俬电器的公寓就免却港漂搬家之苦,王先生及孙小姐希望“熹熹公寓”能成为港漂公寓的楷模,让来港内地生安心升学和打拚事业。

近几年来,香港专为内地生打造的公寓兴起,虽数量不多,但至少让内地生省去了找室友、买家俬,以及交水电网络费用的麻烦。王先生指在“港漂家”事件之前,其公寓居住本身并无大问题,学生们也算方便,“过去的租务纠纷多发生在私楼单位,谁又料想得到这么大的公寓在疫情下会出现欠租逼迁事件呢?”

不过,王先生及孙小姐相信“港漂家”事件余波已经消散,“我们希望能真正为留学生提供一个安稳方便的环境,即使公寓不能满足每年来港超过3万名内地生所需,但也尽我们所能为香港留学租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出一分力。”

他们相信,未来香港留学市场及青年发展必定充满希望,“‘熹’字意为光明,寓意希望,这也是『熹熹公寓』名字的由来。”

责编:陈楚发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蔡若莲(前排右九)与其他地区的代表合照。(政府新闻处)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当地时间4月17至19日在马耳他出...
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抵达香港
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抵达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礼宾府观看“雪龙2”号模型,并设宴欢迎自然资源部代表团及“雪龙2”号极地科考队。图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