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国际瞭望 > 详情

中國文化“走出去” 如何打好這張牌

2016年06月28日 11:08:39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訊】據人民日報報導,近日,《外國人對中國文化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公佈。《報告》通過對10個國家青年群體的調查,結果顯示,外國青年群體對認知中國文化有著強烈意願,《報告》同時也指出,我國文化在海外傳播的管道和方式上仍有改進空間。

接觸中國文化

旅遊是首選

《報告》數據顯示,有73.2%的外國青年選擇通過文化旅遊來接觸中國文化,這也是5種接觸中國文化方式中的首選;有73.1%的外國青年選擇了通過人際交往的途徑來接觸中國文化。

“登到長城頂峰後,看到下麵的美景我忍不住流下喜悅的淚水。那是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一天。”來自坦桑尼亞的20歲女孩塞西莉亞激動地說。像她一樣,許多外國青年對中國的人文風景心馳神往。

講起自己在中國期間的改變,在中國人民大學做交流的韓國學生許琇晶說:“我在中國認識了一些好朋友,通過他們瞭解到一點中國文化,才發現以前看到的一些對中國的描述是不對的。”

“在許多西方遊客的印象裏,中國過去是、現在仍是奇異而陌生的,特別是在建築、音樂和藝術等方面,與西方人所熟悉有很大不同。”在中國已經生活了一段時間的澳大利亞姑娘安明這樣說。所以,要真正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拓展更多讓外國人認知中國文化的管道勢在必行。

加強傳播效果

管道需拓展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胡曉明認為,文化“走出去”,其目的在於以文化力促進經濟與政治力。文化要“走出去”,首先這種文化必須能夠讓“他者”信服,其次要讓對方在接受的同時,還能與我們共同分享。只有這樣,“走出去”才能走得好、走得遠。

《報告》顯示,外國青年最感興趣的中國文化產品是文化旅遊產品(59.0%),而對此外4種文化產品(電影、電視劇、藝術演出和遊戲產品)的選擇意願都與第一名有明顯差距。但在本報記者的隨機調查中,發現在中國青年最感興趣的外國文化產品中,電影、動漫、小說等文藝作品卻是名列前茅。這之間的區別,正是中國文化“走出去”在產品策略上需要借鑒的。

另外,報告表明,互聯網(62.9%)是外國青年認知中國文化的首要資訊管道,但中國目前線上上組織的中國文化活動、宣傳的中國哲學理念數量少、種類單一,與外國人喜歡通過互聯網瞭解中國文化的需求產生了錯位。所以中國有必要高度重視網路平臺技術與內容上的進一步改進,以增強中國文化傳播的效果。

講述中國故事

用“世界語言”

面對在文化“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我們有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文化“走出去”,要考慮受眾。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還多是在“看熱鬧”的階段,所以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就比闡述“符號”“理念”更具親和力。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則認為,像好萊塢電影這樣,能夠瞄準不同文化背景中受眾共同需求,就非常值得借鑒。我們要利用文化上的“世界語言”,去傳播中國的優秀文化。

此外,文化“走出去”也可以借鑒經濟“走出去”的經驗,做好國際文化市場。金元浦指出,國際文化產品是依據市場需求製作的,而目前我國的文化產品缺乏有針對性的商品,特別是精品力作。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校長李小牧也認為,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變“送出去”為“賣出去”,變外國民眾“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以此來創作適應海外文化市場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加強商業化運作能力,將自己打造成合格的國際文化市場主體,在文化“走出去”中體現中國文化的價值。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
港大学毕业生全职空缺首季减三◆大学联校就业数据库(JIJIS)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首季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全职空缺只有1.6万多个,较去年同...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
蔡若莲:港生PISA的表现持续理蔡若莲(前排右九)与其他地区的代表合照。(政府新闻处)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当地时间4月17至19日在马耳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