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国际瞭望 > 详情

“民主峰会”在质疑声中登场,巴基斯坦会前一天突然宣布拒绝参会!

2021年12月10日 09:27:23  來源:环球时报

【本报讯一个内部撕裂严重、对外输出动乱的国家,如何能设定民主的标准?9日,美国主持召开的“民主峰会”在质疑声浪中登场了。拜登在开场演讲中声称,民主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持续和惊人的挑战”,它需要“捍卫者”,加强民主机制“需要不停地努力”。不过,外界透过华盛顿举办所谓“民主峰会”,更多看到的是其搞两党斗争和推进地缘政治目标的“努力”。巴基斯坦突然在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不参会,正是“民主峰会”在国际社会广受质疑的一个写照。德国《法兰克福汇报》9日称,美国民主近年来面临无数考验,包括极端两极分化、种族歧视问题严重以及今年初发生了国会山暴力事件,美国在民主方面已经失去了声誉和公信力。“美国当局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国内局势?”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日表示,华盛顿没有这么做,却在向世界发送“垃圾邮件”,召开“民主峰会”。“此次峰会更像是美国身处国家分裂悬崖边和民主洼地时作出的一次绝望反抗”,有港媒这样评论。

拜登称想办这场峰会“很久了”

美国东部时间9日早上8时,拜登在所谓“民主峰会”上发表了开场演讲,持续近15分钟。他称,自己想办这场峰会“很久了”,因为“在美国,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革新民主、加强民主机制需要不停地努力”。拜登提到,国际机构最近的报告显示,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民主国家”过去10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民主倒退。但他同时称,也有“专制主义者”想在世界各地施加影响力,他们试图增加人们对“民主政府”的不满,而“这是当前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挑战”。

拜登宣布设立“总统民主复兴倡议”,在未来一年,美国计划提供高达4.244亿美元资金,将集中应用在5个领域,“包括支持媒体自由、打击国际腐败、支持民主改革者、推进促进民主的科技及定义与捍卫什么是公平选举”。

共同社9日评论说,拜登政府将当下的状况视为“民主国家”与中俄等“专制国家”的竞争。不过颇为讽刺的是,许多外媒报道拜登讲话时,更着重提及美国正在陷入民主困境。法新社9日引述美国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布鲁斯·詹特森的话说,举办这场峰会“从来都不是好主意”,美国的民主状况比其他很多西方国家糟糕得多,如果美国想变得更具竞争力,实际上取决于它解决国内问题,“而不是让100多位领导人齐聚一堂,空喊‘我们喜欢民主’”。

“当拜登召开线上‘民主峰会’时,人们愈发质疑美国自身民主的稳定性以及这位宣扬民主价值观的总统的可信度。”美国《洛杉矶时报》9日称,这些价值观看起来都无法团结拜登自己的国家,他却试图用于团结其他国家。

拜登讲话结束后,领导人闭门全体会议开了两小时。当天还计划召开两场小组讨论会,主题分别是“增强民主韧性:从COVID-19 中更好地重建”以及“预防和打击腐败”。10日的会议预计从美东时间早上6时开始。有报道称,台“政务委员”唐凤和被香港警方以违反国安法通缉的前“香港众志”主席罗冠聪将在当日粉墨登场。

“如果你看日程就会发现,议题安排很抽象。”美国韦尔斯利学院政治学者史黛西·戈达德对“美国之音”称。

巴总理:不想看到“新冷战”

美国纠集110个国家和地区的 “政府、公民社会和商界领导人”参加的这场所谓“民主峰会”,在召开前一天遭到打击。8日晚,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不参会。据当地媒体《论坛快报》9日报道,伊斯兰堡起初计划派部长级别官员参会,但经过数日内部讨论后,最终决定不参会。巴方的声明并未提及具体原因,但《论坛快报》分析说,可能有多重因素发挥了作用。

多家巴媒认为,美国试图通过举办“民主峰会”促成一个对抗中国的联盟,尤其是邀请台湾代表参会,华盛顿这一立场使得巴基斯坦不可能参加此次峰会。9日,巴总理伊姆兰·汗参加一场研讨会时表示,巴基斯坦不希望看到“新冷战”发生,该国想在中美之间起到缓和冲突的作用,而不是制造对立。

伊姆兰·汗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论坛快报》认为,伊斯兰堡的决定也反映了巴美关系的现状。自拜登上台以来,他从未在公开场合与伊姆兰·汗进行接触交流,尤其在阿富汗问题等地区关键事务上,对巴基斯坦采取无视态度。上个月,巴政府就阿富汗问题向议会作简报时表示,与美国的关系正处于低潮。报道称,伊斯兰堡拒绝参会或被认为是对白宫的“明显怠慢”,可能对原本就紧张的两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民主是“玻璃房子”

白宫的邀请名单直到峰会举办前最后一刻都是国际媒体的争论话题,德国电视一台9日称,美国政府作出的“选择”引起了局势紧张。中俄未受邀请被广泛认为是“民主峰会”成为推进美国地缘政治目标工具的一个明显例证。美国韦尔斯利学院政治学教授戈达德8日对“美国之音”称,此次峰会对拜登而言是一个“机会”,“这是‘你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反对我们’的非强硬版本”。

与此同时,美国对华打压动作没有停止。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三项与所谓中国人权问题有关的法案,其中包括“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它假定所有来自新疆的商品都是通过“强迫劳动”制造的,并禁止新疆生产的货物进口,除非当局能证明产品并非“强迫劳动”所得。另外两项法案则是继续造谣抹黑中国在新疆的所谓人权问题。

“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完全是恶毒的造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日表示,美方举动的实质是打着人权的幌子搞政治操弄和经济霸凌,企图破坏新疆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遏制中国发展。

无论是打“人权牌”还是“民主牌”,美国都难掩自身的失败。“美国之音”报道说,哈佛大学一项新民调称,52%的受访美国年轻人认为国家民主“陷入困境”或“失败”,仅7%的人称是“健康的”。难怪《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称,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的民主是一座“玻璃房子”。据俄新社9日报道,美国中情局前局长迈克尔·海登此前撰文阐述美国存在的问题,包括警察暴行、监狱系统的堕落和立法不完善、选举过程不透明、社会不公等问题。

“美国当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善国内局势?发起讨论、进行民意调查、实施改革?没有。相反,他们正在向世界发送垃圾邮件,邀请他们参加民主国家峰会。”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日说,皮尤一项民调显示,近八成美国受访者不承认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将美国视为捍卫民主的世界领导者是不合时宜的”。在她看来,颇为“有趣”的是,美国公民的看法并未引起他们政府的重视。

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看来,拜登不应该大张旗鼓地举办“民主峰会”有另外一个原因:华盛顿之前在国外推广民主的努力基本上都失败了。文章说,民主掮客试图按照美国的形象重塑世界,将其他国家的政治机构作为目标,将重点放在所谓民主选举上,却忽视了公民的需求。这种做法加剧了那些国家的两极分化,并缺乏公民信任,现在美国自己的机制已被证明容易犯错。

美学者:“民主峰会”可能适得其反

“拜登的民主峰会可能适得其反。”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史蒂芬·沃尔特9日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撰文说,华盛顿此举说明美国外交政策中反复出现的两个问题:无法设定明确的优先事项并予以坚持;倾向于宣布崇高的目标,但又无法实现它们。

沃尔特认为,如果拜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国,那么强调民主可能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但是,如果他的头号问题实际上是气候变化或疫情这样的全球性问题,那么美国外交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与各国合作,而不是把世界分为“好”或“坏”国家。沃尔特同时提醒道,“美国自己已经病得很严重了”,而“治病”的最好方法是给选民带来切实治理成果,大部分美国人更关心疫情、就业、经济安全、教育等热点问题,而不是他国的人权状况等。

香港《大公报》9日刊文称,美国以转移国内视线、割裂世界的方式召开“民主峰会”,失去了一次自我反省的机会,同时对当前聚焦抗疫、提升全球治理水平及合作意愿没有半点助益。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动能释放 活力彰显——从“五一
动能释放 活力彰显——从“五一五月的中华大地,山水如画,人潮涌动。街头巷尾,人气兴旺,烟火气中升腾火热消费;工地车间,繁忙有序,人们...
梅大高速坍塌事故目击者:有车
梅大高速坍塌事故目击者:有车图为事故现场,有多辆汽车被困,其中不少车辆已经烧毁。(网上图片) 【本报讯】5月1日凌晨2时10分左右,梅...